admin 發表於 2020-2-1 18:26:13

人民日报海外版:台商融资难的解题与破题

金融危机对大陆台资企业的冲击有多大?大陆方面为解决台幸運飛艇,资企业融资难做了除蟎產品推薦,哪些实其其实的事?从根柢上解决融资问题,“金钥匙”在哪里?

今天,“台胞”、“台商”、“台资企业”这样的字眼,对于两岸的公家而言,早已不再别致。一贯从事台湾农产品贸易的台商温仁得刚从福建来到北京,他对记者说:“到便利店买东西都能碰到台湾人。怎么在北京找老乡也这么等闲呀!”

20年的时光,已让两岸经济交往、人员交往和豪情的互换大大促成。目前大陆累计批准台商投资项目已达7万多个。大陆是台商第一大投资地。

“20多年来,大陆台胞们参与着大陆更始开放的进程、分享着大陆更始开放的成果。”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常务副会长叶惠德说,“不过,成长中的台企也碰着了成长的烦恼。”

融资问题,是比较集中的一个话题。

台商说:融资难!

“早期到大陆来投资的台商,大都从事的是传统制造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台中汽車借款,遍及面临着财富转移、财富升级的问题,这就对资金有了更大的需求。”昆山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杨登辉现身说法:“刚到大陆的时候,我从事的是纺织业,1996年开始步入IT财富。很多台商走过的都是这条轨迹。”

“金融危机对大陆台资企业的冲击很大。”台企联监事长丁鲲华说,“在大陆的台企中有80%是生产型企业,其中又有80%左右是外销型企业。因为订单快速低落,企业资金回收困难,面临严重的资金缺口问题。”

当然已转产电子财富,杨登辉也有同感,“日子不好过,像过寒冬。很多台企都处于资金链紧绷的状态,还有一些因为资金链断裂而倒闭的。”

大陆台企的融资状况如何?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台联会会长梁国扬表示:“两会前,我们在闽、沪、苏、京、津等地区的调研中,台商反响最多的是融资难问题。”

其实,融资难并不是新问题。北京台商徐乐眉坦言:“特别是前些年,由于当时民进党当局的限制性思维,两岸长时辰无法直接通汇,像我们这样的中小台商融资真是挺难的。有的台商甚至不得不经过进程地下钱庄、银楼渡过融资难关。但是经过进程地下金融机构不单要损失巨额手续费,还要承担相当大的风险。”

求助于岛内、从岛内借贷也其实不是易事。“台湾地区经济目前也非常艰难,岛内最新经济预测认为,2009年台湾的经济增长率是0.56%,这将百家樂撲克遊戲,是2002年以来的新低。”中山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林玉芬说。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进一步分析指出,两岸金融交往还是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陆台企的融资手段和渠道。比如,在大陆的外资企业融资,可以经过进程外资公司的母公司举办,以目前两岸金融业合作的现状来看,台商想经过进程以上的渠道融资,还是比较困难。

巨额融资不是“空头支票”

2008年12月举办的第四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期间,中台办主任王毅公布颁发了十项惠台法子,其中一项就是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国家斥地银行将在尔后2至3年内为台资企业供应总计1300亿元人民币的融资贷款。

对此,台商们都不约而合地操纵了类似“久旱逢甘霖”、“雪中送炭”这样的词汇。

“面对金融危机,资金对于企业来说如同血液对于人一样重要。”叶惠德表示,大陆各银行的融资支持,让广大台商看到了大陆帮手台企脱困的决心,更刚烈了度过经济寒冬的信心。

“这是一个和缓的讯息,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温仁得说,这剖明了国家对台资企业的关怀和扶持,让更多的台商感受到了大陆的善意和诚意。

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第一任会长张汉文说,很多中小台企陷入逆境,他们很想转型和自主创新,但需要资金。如果能得到贷款,对他们而言,就是非常关键而及时的商机。

台商们还十分关怀别的一个问题——新增的融资额度如何真正落实。

2009年2月27日和28日,国台办分袂在苏州和东莞举办了两场台企银企座谈会。金融机构负责人与台企代表面对面互换,听取台商代表在融资贷款中碰着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据了解,在苏州召开的座谈会竣过后,中国工商银行与15家参会的台企还举行了集中签约仪式,共签定了34.6亿元的融资贷款项目。

3月25日,国台办发言人范丽青在记者会上再一次表示,大陆方面对台资企业作出的融资承诺,一定要、也一定会落到实处。目前各银行正在分袂采用各种法子,积极予以落实。仅中国工商银行自旧年12月下旬至今年1月上旬,就已向500多家台资企业供应融资约40亿元。

记者从3家银行了解到,发放贷款的金融计划已进入实施阶段。各家银行都表示将积极落实这项政策。国家斥地银行表示将加快台资企业贷款评审和发放进度,除中长期贷款外,还可以发放勾当资金贷款。中行方面表示将简化审批流程,做好台资中小企业的授信事变。工行方面也表示将针对台资企业不同经营特点和融资需求,采用多品种、多形式组合融资。

事实便秘治療,上,近年来,给台商以温缓和信心的“数字”还有很多:

2005年9月,国台办与国家斥地银行签定了5年内为台企供应300亿元贷款的斥地性合作协议;2006年7月,国台办又与华夏银行签定5年内为台企贷款200亿元的合作协议。

寻找“金钥匙”

巨额融资的确让台商感受到了和缓、增加了信心,不过,这些融资能否成为从根柢上解决台商融资难的“金钥匙”呢?采访中,台商对此多方解读。

台商温仁得坦言,“我们都看到了大陆政府和各家银行的诚意,但诚意与台商真正拿到支票借款,贷款之间还不能直接划等号。”

温仁得解释说,不少台资企业有个特点叫做“两头在外”——市场在外,总部和技术在外,只有加工厂和车间在大陆,可能地盘是租的,厂房也是租的。作为商业银行,金融机构有自己的商业利益和规避风险的哀求,没有任何可抵押的,银行不敢发放贷款是很自然的变乱。

丁鲲华还有别的的担忧。“有台商朋友反响,较之大型台企,中小台企比较不容易拿到贷款。可是,实际上,大型台企不那么缺钱,有的贷到款是锦上添花,中小台企才更需要雪中送炭。”

对此,有银行业者解释说:“由于信息不对称,大陆金融机构对这种跨两岸的企业难以举办相关的资产评估和有效的监控。大型台资企业的信息,银行等闲获知,他们贷款就等闲些。中小台企呢,银行不了解他们在岛内的资信和财产,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他们获得贷款。”

那么,如何解决信用担保方面的问题呢?

事实上,在信用担保方面,大陆地方政府也在积极考试测验。比如,浙江省专门创建了台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重庆市专门拿出10亿元组建了台资企业担保公司,福建等地也都在举办这方面的事变。

除大陆做信用担保的法子,台商还有别的的建议。

杨登辉提出建议说,台湾有一此中华征信所负责给企业评级,台湾的银行就用它来征集企业的信用信息。如果将它引进,或有大陆相关业者与它合作,为台资企业评级,即可以帮手大陆的银行征集台资企业的信用信息,以便发放贷款。

“如果台资银行可以也许进入,理当也会对解决台企的资金问题有所帮手。”丁鲲华建议说,“这样台商在大陆缺少担保、不便贷款时,可经过进程台资银行的大陆办事处在台资银行贷款。不过,当前的情况下,在台资银行的贷款不能以人民币结算,经常要经过进程美元中转,美元持续贬值,货币兑换后就蒸发了一部分,这对台商是额外的损失。理当尽快实现两岸货币自由兑换。”

赵锡军指出,敦促两岸金融合作尽快步入制度化轨道,不单是双方业者最大的期盼,也是破解台商融资难的关键地址。建立信息沟通渠道、实现货币直接兑换、允许双方机构进入对方市场开设分支机构,是目前两岸金融合作茵蝶,亟待解决的三大问题。(李炜娜)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民日报海外版:台商融资难的解题与破题